铁路运量2649万吨,下降9.5%。
在三个月住院期间,总是上午打针,下午他的身影就出现在筹建工地的现场。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决策下,临矿集团于2006年5月9日与山东省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签订储量1.73亿吨的矿权转让合同,并成立了会宝岭铁矿筹建处。
临矿也成了全省煤炭企业唯一涉足冶金矿山开发的企业。在任新驿煤矿筹建处副主任期间,他与班子成员共同努力,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四通一平工作。如果没有他前期的辛勤工作就没有后来新驿煤矿21个月建成矿井的建设新纪录。创业劲头十足的周启昆作为最佳人选被任命为筹建处主任。他白天忙着协调关系、办手续,晚上驻守工地,现场督促工程进度,一刻不得闲。
矿井发展逐步进入了正常轨道,周启昆又踏上了创建新驿煤矿的征程。当时国家对困难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为此,临矿抓住这一机遇,不等不靠,争取到了济宁地区的2个井田开发权,从此开始了新区建设。这对于榆林市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来说,其受到的冲击力度、影响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超过了上一轮金融危机。
两个月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煤场一步从兴盛坠入凋敝,他不禁有一种被抛弃的绝望。为确保困难企业正常运转,榆林当地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临时干预政策,并拿出专门资金,对高载能行业进行临时电价补贴,对市属企业贷款给予贴息补贴。榆林还有一个更大胆的规划:争取陕西省政府将榆林市列为省级资源型经济主动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条件成熟时,争取列为国家级综改区。目前,国家有关部委已经同意,允许社会资本参与蒙西至华中煤运大通道的建设,而榆林也将组建2至3家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大型投资公司,参与建设,有关股权比例即将确定,项目即将开工。
另一种是,在资源价格高的时候接手、开办的煤矿,目前的煤价已跌破成本价,开采就是赔钱,他就停产观望了。也许,煤炭的黄金时代即将终结。
神木县一从事煤炭运销生意的刘先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煤价大幅跳水前,他库存煤炭约1.6万吨,600多万元的资金被套,现在想以300元/吨的低价、赔本200万元出手其中的5200大卡的煤,但还是没人要。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一高管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未来几年榆林煤炭产量依然高位运行,而产能过剩必将导致煤价下跌。7月6日,为做大做强地方能源产业,提高榆林企业的规模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榆林市政府出资成立了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系陕西第三大能源集团公司,为省属市管大型国有独资公司,以煤炭开采、能源转化、煤炭运销和新能源开发为主。同时,还暂免征收煤炭每吨25元的价调基金,暂免市县征收的每吨18元的煤管费。
榆林现在一个新建煤矿的设计产能非常大,大多以500万吨起步,相当于过去一个地方矿务局的产能,把几个小煤矿关了,市场也不受影响,小煤矿的市场份额将会越来越小。今年5月之后,煤炭企业起初还只是利润下降,而7月下旬时代周报记者在神木、府谷、横山等地了解到,一些大型煤矿的坑口煤价已跌至成本线,中小煤矿大部分已进入亏损状态。实际上,这几年来,榆林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在榆林市201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负责监测工业经济运行的官员亦坦承: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有些困难。
同时,榆林市着手制定《榆林市现代产业体系规划》,把加快发展非煤产业作为转型的重要支撑,研究制定发展非煤产业的扶持政策。和全国一样,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影响,煤炭作为工业粮食,市场需求整体不足,价格暴跌。
如果主动将增速降下来,省里也不去考核GDP指标,会给地方的转型提供更多的余地。上述榆林市发改委的官员亦坦言。
但目前或许不是榆林的最好日子。如果不是煤价的逆转下行,也许这种繁荣的景象将会继续在榆林上演。现在,70%以上的小煤矿都处于限产、停产状态。一些优质、大型的资源转化项目陆续上马,这些项目将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初步形成循环型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在未来的煤炭市场,大型煤矿靠成本优势,会百分之百地把煤老板挤走。煤炭生产遭遇寒流,榆林能否完成2012年财政总收入666亿元的指标?事实上,煤炭行业对榆林市财政总收入贡献率达40%以上。
时代周报记者从榆林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因市场需求低迷,原煤及煤炭企业普遍开工不足,滞销情况突出,很大一部分企业基于设备维护、技术工人留用等因素勉强进行维护性生产。全市一半以上的土地中含有煤炭资源,煤炭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2%,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尽管这些钱就像洒进沙漠的水,花出去就不见了,但这可以激发内部活力,让企业看到政府稳增长的决心。煤炭业寒潮守在堆积如山的煤炭旁,40多岁的曹怀林一筹莫展。
榆林市一名长期从事煤炭运销的老板说,据他了解,横山县19家煤矿目前仅有三四家仍在开采,神木县80多家煤矿只有30多家煤矿在生产。好在每月收入可观,曹怀林的日子过得很有盼头。
这一项目将对榆林在铁路运力指标争取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是榆林煤炭外运史上的破冰之举。眼下在陕北,煤炭产能同比日增长12万吨左右,产能释放太厉害。有分析师表示,榆林经济增长的对外依存度也超过50%,外部市场变化对榆林的经济影响巨大,而这正是所有资源型城市的共性。为了稳增长,进一步优化建设环境,榆林市决定在神木、府谷、榆阳、靖边和榆神、榆横两个工业区集中开工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力争上半年51个新上项目开工率达到60%,10月份全部开工。
多数电厂因库存量大,已开始限接或拒接煤炭,而煤企货款回收率仅50%,收回货款中承兑汇票比例上升。谈及中小煤矿的前景,横山县某煤矿一股东很是悲观。
另外,上半年榆林市财政总收入363.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4.6%,增长34%。直到今年5月,榆林煤炭的产运销依然平稳如常。
目前,在神木、府谷县,5500大卡的粉煤每吨价格降至280元,块煤每吨不到400元,煤价仍持续走低。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榆林原煤平均价格每吨4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0元,价格下跌尚未探底。
而一家国有煤企原来的煤炭发往港口、码头,现在直接供货到山东,一次性降价100元,以挤占其他同城煤企的市场份额。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7月份发布的榆林市工业经济运行监测月报显示,上半年,榆林市煤炭库存量达到1000万吨。在府谷县新民镇,一名不愿具名的煤老板说,他年产90万吨的新建煤矿停产了,原因是按照目前的煤价,他根本赚不到钱。自十一五以来,榆林以GDP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9.4%的速度,呈跨越发展态势,凭借雄厚的财政实力,榆林已成长到面临困难时可以发挥自我调节作用的程度。
时代周报记者走访得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在榆林的煤炭铁路发运量,也由年初的5列/日降至2.5列/日。十二五期间,陕西省煤炭建设投资规模将达到1570亿元,新建项目54个,新增产能2.4亿吨,其中,榆林将建成大保当、小纪汗、西湾、杭来湾等一批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
二是国企要正常执行重点计划,要设法完成产值和销售收入等经营指标。民间资本参股的意义是,它将为榆林在铁路运力上争取到指标,是榆林煤炭外运史上的破冰之举。
本轮经济衰退和煤价下滑,加剧了弥漫在煤炭市场上的悲观情绪。在榆林,人们开始痛苦地意识到,煤炭产业的未来,难以再现此前延续十年的煤超疯场景。